軟、甜、爆汁!軟籽石榴上市了:不用吐籽,當西瓜啃,超過癮!
發布日期:2021-08-24 瀏覽次數:2091
軟籽甜石榴,不吐籽,喝著吃。
簾旌不動石榴紅
誰將秋色到樓中
眼下已經到了吃石榴的季節讓人想不到的是阜陽華聯匠心直采來自“中國石榴之鄉”——四川會理
能“喝著吃、不吐籽”的暢快
叫做軟籽石榴
這一絲絲
天造地設的沁人甘甜
撩起春華秋實豐盈的情懷
石榴,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被視為吉祥物。
有著多子多福的象征,謂之“榴開百子”;石榴的榴原作“留”,故被人賦予“留”之意,
“折柳贈別”與“送榴傳誼”。
唐代有“石榴仙子”的神話傳說;宋代盛行石榴對聯,謎語,也開始流傳“榴實登科”一詞。
金元時,流行“石榴曲”;明清時,又有“八月十五月兒圓,石榴月餅拜神仙”的民俗,=
石榴總能讓人產生無限美好的遐思。
到了現代,石榴成為了美容的上好佳果,還運用在不少大牌護膚品中。
在人們的眼中,石榴有一百種美好的理由,卻總有一種遺憾,就是需要吐籽
沒嚼幾下卻被石榴籽硌住了牙。直到軟籽石榴的出現,讓“吃石榴不吐籽”的夢想照進現實。
不同于普通石榴,軟籽石榴不僅飽滿豐潤顏值高,籽很柔軟而且非常小,故能吞咽。
那亮晶晶果粒也像是被汁液撐飽了似的,一捏就爆汁。
果粒的肉汁率可達92%,堪稱是“水做的骨肉”,一口下去感覺我不是在吃石榴,是在喝石榴。
再也不用擔心吐籽問題,不得不感嘆,這樣吃石榴真爽!
不用吐籽的紅瑪瑙
可以吃的石榴籽精華
“榴花初染火般紅,果實涂丹映碧空”,沒有一種水果似石榴這般,能把嬌俏與富麗詮釋得淋漓盡致。
打開軟籽石榴,有種打開寶藏的驚喜,紅瑪瑙般的果肉,親親熱熱、挨挨擠擠,個個晶瑩剔透,賽如珠璣,呈現在你眼前。
就像古詩所贊“羨他開口處,笑落盡珠璣”,隱含幾分神秘,幾分朦朧,幾分玄妙。
禁不住咬上一口,齒頰芳香,醇味悠悠,從口沁入心底,回味無窮。
而且皮薄易剝,出汁率能達到92%,入口一咬爆汁,石榴特有的芬芳瞬間四溢,果實柔軟細嫩,幾乎無澀感,甜中帶一絲清爽的酸,隨機測試甜度,就超過15度,而普通石榴甜度僅在10度左右。
天然護膚品,邊吃邊美容。軟籽石榴不但看起來賞心悅目,而且你無法想象它的營養價值到底有多高。
它的維生素C含量比蘋果高1-2倍,且石榴具有花青素和紅石榴多酚,兩大抗氧化成分,抗氧化效果是綠茶和紅酒的3倍。
這也是很多大牌護膚品,都有紅石榴系列的原因,不少護膚品會在原料里加入石榴籽提取物。
與其花千元買大牌石榴水,不如每天來一顆天然軟籽石榴,還可以補充石榴籽精華。
同時,石榴內還含有石榴酸等多種有機酸,能幫助消化吸收,明目等,簡直是寶藏水果呀!
吃不完的石榴還可以用來榨汁,軟籽石榴尤其適合榨汁,可以更徹底地將營養融入果汁中,成為老少皆宜的健康飲品。
根植于“中國石榴之鄉”
千年貢品,雙份基因
石榴的老家原是波斯一帶(今伊朗等中亞地區),后傳入我國。
據西晉張華《博物志》記載,“漢張騫使西域,得涂林安石果榴種以歸,故名安石榴”。
張騫在出使西域時收獲不少,不僅帶回了葡萄,還有石榴種。
之后,石榴開始在我國得以栽培種植,并在唐朝時達到了“榴花遍近郊,城郊栽石榴”的盛況。.
人們不僅欣賞它火紅燦爛的花朵,還愛它帶有吉祥寓意的果實。
而扎根于四川會理的石榴,脫穎而出,從唐朝開始,便作為“皇室貢品”,并發展成為“中國石榴之鄉”。
如今,會理軟籽石榴這個混血兒,其中一份基因便來源于栽培石榴歷史悠久的四川會理。
它的另一份基因來源于突尼斯,作為兩國建交的“友誼之果”演變而來
1986年,6棵珍貴的石榴樹苗,作為突尼斯與中國建交20周年的國寶級禮物帶入中國。
在我國技術人員將它精心培育后,這才逐漸演變成現在的軟籽甜石榴品種。
雙份基因要發揮其潛力,就需要找到適合的地方。
四川會理是個適宜的優質產區,地處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,北緯26°~27°的好位置,
使得這里晝夜溫差大,陽光雨量十分充足,紫外線強,石榴樹在高山上曬足200多天,
這里的石榴甜度也自然會比普通石榴高出許多。
臨近月圓佳節,不用吐籽的軟籽甜石榴,火紅喜慶,寓意美好,非常適合作為佳禮贈送
剝石榴小技巧:
先用刀沿頂端開口,再沿著石榴內部紋路豎向劃6刀左右,即可直接用手掰開
(不要切的太用力,以免切破石榴籽)。
新鮮上市,進店購買